top of page
Search
  • Writer's picture翼 秦

哲學:出入世間不可避免的矛盾

訪鄭義愷教授


簡介:

波士頓大學哲學博士,研究範圍包括希臘哲學、存在主義等。

大學時期於外系轉入哲學系並鑽研哲學至今。


Q:請問老師認為什麼做法最有助於哲學的學習?



A:大學跟國高中的差別在於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不再是教室,而是自學或跟朋友學。我在大學時期的收穫大概只有一半源自教室,另外是認識外系的朋友(尤其哲學系)而嘗試摸索得來的。


我認為大學階段要盡量探索得更廣。哲學(或說學問)不像挑伴侶,伴侶不能用資本主義的心態去挑,比較一輪後才反悔;哲學沒關係,面對哲學你可以多方嘗試後回頭,也不會受到拒絕。


哲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跟其他學問有很積極的互動性。所以在學習其他學科的時候,雖然可能會發現教授的思考方式跟哲學系明顯不同,但那些經驗也能讓你有所成長。


比起主修哲學,我真的想給的建議是多修課、多交朋友。



Q:對於那些還在猶豫是否選讀哲學系的同學,老師認為他們應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



A:請他們捫心自問會不會偶爾覺得世界怪怪的。那些覺得這世界就是這樣、沒什麼好奇怪的、不用想那麼多的人,就不會唸哲學。另外有些人就是會不自覺地去想:『臺灣比中國大陸開放,那開放真的比較好嗎?』、『宇宙有盡頭嗎?』,或是照鏡子時突然愣住開始思考『我是誰?』,這種人就適合讀哲學。



Q:請問老師對有心學習哲學但未曾深入了解的高中生有什麼建議?



A:有三個。


第一個建議:請學習至少兩門外語。


原因有二:第一,我們所能接觸到的文獻大多是中譯本。也就是說認知會受到出版社及譯者的解讀所影響,也就有不精確之處,讓人需要參考原文。


第二點則是學習語言的同時在學習看世界的方式。該叫作「紅」茶、還是「black」 tea?這類看似無聊簡單的小問題,可以讓我們思考同樣的事物在不同語言裡的描述為何會有這種落差?


學外文時,看原文固然是目的,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學會更多看待世界的方式。


第二個建議:保持自己的開放性。


很多學生在交朋友、修課或接觸知識時傾向於選擇較有興趣的領域。我覺得學習那些之餘,也可以給那些使你感到無趣的一個機會。我自己的經驗是非自願的學習往往有意外收穫。


第三個建議特別針對臺大學生:保有愚蠢的勇氣。


不要害怕講錯或做錯。臺大生算是臺灣社會的菁英,換言之就是一路上學業多半都很順遂,也就導致我們容易怕失敗,同時因為缺乏失敗經驗所以不習慣那種痛苦,也就更想避免失敗。臺大生另一個問題是太聰明。容易意識到一件事的困難程度,並害怕失敗而不敢接觸。我想讓他們知道:「不用怕。」犯錯、被糾正都是學生的特權。愚蠢的勇氣我覺得很重要,學生要能大大方方講出自己的想法並接受別人的評論、指正。



Q:老師原本的主修並非哲學,也接觸過非常多不同學科。想請問老師是發掘了哲學的什麼特質才決定以它為志?



A:長話最短說:影響我最大的是有朋友推薦我唸謝勒(20世紀初的一個德國哲學家)的著作。他的成就建立於對情感的討論,用很多篇幅去解構所謂愛、恨、同情等情緒。我讀了之後非常驚訝。這種人際相處中無法用理性溝通的東西竟然可以用理性來分析,這是我轉系的動機之一。


另一個讓我想讀哲學的理由是深入了解哲學後發現的兩樣特質深受我的喜愛。其一是哲學家們必須刨根問底的焦慮。他們總是堅持問下去,儘管不一定有答案。這個態度很吸引我。第二個是哲學懷有讓學問跟生活結合的理想。成敗是一回事,但自從有哲學存在以來就一直保有的這種野心使我產生好奇,進而受到打動。



Q:經常被認為不實用的哲學是期待如何結合學問與生活?


A:哲學最初的理想是希望生活方式、舉止都要完全基於理性所了解的事情。換言之如果有一個信念,並且透過有效健全的論證來證明,就應該接受它並再也不違背。所以跟生活結合就是指一切行為都應該基於自己所了解的事情。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當我無法找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就不會(不能)去接受一件事(像是宗教)。即使全世界都相信,我也不能夠在找出合理的論點之前就接受,會認為需要再多問。就是這個「多問一點」容易讓人們覺得哲學跟生活很脫節。現實生活中多半有時間壓力,像是有些道德問題需要在三秒之內解決(例如火車難題)。但哲學家還是會追問,不知覺間三秒就會變成三年。這樣當然會脫節,也無助於當下做判斷。其實追問的傾向和結合生活的理想並不衝突。正因為想用知識建構生活才會有這樣奇怪的情況出現,先搞清楚狀況,才決定怎麼做。


145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